例如: 北京现代   宝马   凯迪拉克   科鲁兹   蒙迪欧   创酷   
欢迎登录
使用QQ直接登录
  • 还没有帐号? 免费注册
新用户注册
  • 已经注册账号? 立即登录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分家"方案已通过 陕汽拟绕道陕重汽上市
2012-08-03  来源:网络  关键词:

"分家"方案已通过 陕汽拟绕道陕重汽上市

2012-08-03 07:51:2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0人参与
0(0)

近日有消息称,按照陕西省国资委要求,作为推动陕汽集团上市的第一步,陕汽集团拟将分立为新陕汽集团和陕汽实业两家公司,而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下称“陕重汽”)将不会进入陕汽实业,并不在上市计划范围内。

第一财经日报8月3日报道 为争夺陕西重汽的控股权,在与潍柴动力长时间暗战之后,陕汽集团决定换个招数。

近日有消息称,按照陕西省国资委要求,作为推动陕汽集团上市的第一步,陕汽集团拟将分立为新陕汽集团和陕汽实业两家公司,而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下称“陕重汽”)将不会进入陕汽实业,并不在上市计划范围内。

对此,陕汽集团证券部负责人近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陕汽集团“分家”方案早在6月份已经获得股东会通过,但分立本身并非为了上市。

“集团决定将重卡相关业务继续留在陕汽集团,而重卡业务以外的板块都将全部装入到陕汽实业里面,但分立不是为了上市,而是从长远规划来做的决定。”该负责人表示,全部资产都放在集团下面,管理和招商引资都不方便,分拆之后有利于长期发展。

尽管“分家”并非只为了上市,但上述证券部负责人坦承“希望尽快上市”。他强调,有关上市的具体方案目前陕汽集团与相关部门仍在磋商中,对于上市的具体时间目前也暂时没有明确的节点。

“难嚼”的陕重汽

“陕西省国资委总是在这个会上这样说,下个会议上又有另一个方案。”对于上述陕汽集团分立上市的说法,资深行业分析人士夏树称,陕西省国资委就此已经反复提过不同的方案,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

他分析指出,省国资委之所以一直对陕汽集团如何“分家”上市举棋不定,是因为“对于微妙的陕重汽在陕西整个汽车产业中扮演什么角色,应该怎么处理陕汽集团与其合资伙伴——潍柴动力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没有清晰的统一意见。”

事实上,陕汽集团要整体上市,必须把占集团80%资产的陕重汽装入上市公司。据统计,2011年,陕汽集团产销各类汽车1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其中重卡实现10万辆销售;而当年陕重汽的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但由于陕汽集团并不控股,其来自该部分收益只能计入投资收益。

因为陕汽集团只持有陕重汽49%的控股比例,陕重汽的资产将无法顺利合并到财务报表当中,所以从潍柴手中抢夺陕重汽控股权,对于陕汽集团上市就显得异常重要。

其实,陕西省政府在陕重汽控制权上也一直在与潍柴暗暗较劲。

潍柴在控股陕重汽之后,一直希望将其整合纳入“发动机-车桥-整车制造”的“黄金产业链”中;而陕西方面对潍柴控股陕西汽车业的两大龙头企业(陕重汽和陕西法士特齿轮),也始终难以释怀。

在陕西省国资委的主导下,陕汽集团一直希望改变目前陕重汽的股比架构,以“挣脱”潍柴的控制,推动陕汽集团整体上市,来实现其汽车业大省的目标。可惜,尽管陕汽集团曾多次企图通过增资 “夺回” 陕重汽的控股权,但都被“财大气粗”的潍柴动力“扳回”局面,双方多年来仍维持49:51的持股比例。

微车恐难当大任

最近,陕西省国资委高层再次表态定调,称“不会再折腾”,为推进陕汽集团尽快实现上市,拟将陕汽实业作为上市主体,放弃将陕重汽纳入上市范围,从而绕开潍柴动力这一“障碍”。

同时,为减少对陕重汽的依赖,陕汽集团已将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为“做强重卡,做大商用车,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陕重汽之外,陕汽集团已经提出了中轻卡、客车、微型车等新增业务到2015年收入超过300亿元的目标。届时,中轻卡产销将达10万辆、微型车30万辆、大中型客车1.5万辆,其中微型车进入行业前5名,大中型客车进入行业前5名,中轻卡进入行业前10名的目标。

近日,陕汽集团证券部负责人回应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陕汽集团在陕重汽之外,的确已经开始加紧布局专用车、中轻卡、客车、微型车制造以及汽车配件等业务,并在集团内部的确提出过微车业务要在2015年达到30万辆的说法。

不过,夏树认为,陕汽集团旗下微车、客车等业务十分薄弱,其中位于宝鸡的微车生产基地2011年销量甚至只有不足3000辆。陕汽实业里的板块基本上都是“不良资产”,拿去上市也很难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此外,对于陕重汽这一块德隆系的“遗产”来说,其日后的地位亦将更加尴尬。

在国内中轻卡销量不断攀升的过程中,华山公司也没有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这也是陕汽集团一个很大的短板。在客车领域,陕汽欧舒特客车是国内的知名企业,是较早获得底盘生产权的企业,其欧舒特大型客车底盘的销量也不小,北京等地的不少公交公司也使用欧舒特底盘。但同样是由于机制以及投入问题,欧舒特的发展也是十分缓慢的,目前底盘+整车年产量在3000辆左右。

在“一通三龙”等企业快速发展并陆续获得底盘生产权的时候,欧舒特的发展也面临很大压力。如果陕汽集团加大对这几块业务的投入,还是有很多技术基础的,但是机遇已经丧失了。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王玉菁

网站版权所有 315汽车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315q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
hui.png京公网安备11011802222225号 京ICP备17054747号-1  技术支持

 
0
扫描访问手机站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010-89941025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