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年度总结的广州车展,总能够窥见下个年度形势走向的丝丝马迹,又能给车企们一年来的喜怒哀乐以直接的表达机会。
宏观经济走向不太明朗,限购、限行、出行问题等引起汽车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抵制日系又引来消费市场重大变化,这一年,“问题”集中爆发,这一年,可谓一个重大调整转折之年。
那么车企们是如何看待今年市场的?又是如何预判明年的?他们的心境如何?有哪些酸甜苦辣?对于未来,他们信心几何?
淡定
新浪汽车在此次广州车展上,组织了40多位车企高层质量较高的访谈;23日年度产业命题收官论坛关于中国汽车热点话题合资体系、人才走向、市场变迁深层次、高质量的探讨,赢得到会嘉宾一致好评。新浪汽车此次广州车展广泛接触到行业不同层面的人物,挖掘他们最直观的对于今年和未来的看法,可谓管中窥豹,预判来年。
在直接专访的10多位车企高管中,笔者有一个总体的感觉就是,尽管车企高层们一点都不比媒体记者轻松,但是来到新浪汽车访谈间的他们,显得并不像今年市场那样疲惫、无助。
相反,他们很有精神,对于失去的,他们不是那么在乎,而对于未来,他们也是充满信心,这并不是言语之间显示出来的,而是内心不见声晓的流露。他们没有抱怨于车市下滑,没有对市场被蚕食怀恨在心,在遭受困境的自主品牌和日系车企老总身上尤其如此。
一句话,在市场变革与混沌时期,他们没有慌乱,很是淡定,这是成熟的表现。这似乎映衬着广州车展。本届车展,大张旗鼓锣鼓喧天少了一点,干露露式的热炒不见了踪影,企业们低调务实,作为年终汽车界盛事,广州车展依旧充满魅力。
希望
2012年的中国车市,让自主品牌再度坐上火山口,市场份额下滑明显,此次车展多数自主品牌已是经过前几年不利情况下的调整而参展的,对于市场挤压,他们也已习惯,而寻找自己的出路,却颇有心得,并无太多气馁。比如SUV细分市场自主品牌收获不小,对未来很多企业都做准备;比如A+以及B级车,此前一些企业匆忙上马几近归于失败,此次有好几家似乎吸收了经验教训,专注产品与市场的适缝衔接,而不是为了上马而上马。
日系企业代表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和广汽丰田副总经理李晖接受专访给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前者表达了对明年新品和市场的信心,而后者则更重视于客户忠诚度与满意度的提高。他们虽然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但他们都没有丝毫因政治原因导致市场大幅受挫的抱怨。
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扭转不利形势,明年如何干?他们非常冷静地看待日系车下滑,也没有完全将责任归结于政治原因。李晖就很坦诚地表示,日系车下滑是多方原因,钓鱼岛仅仅是日系车下滑的导火索。这种冷静不回避的态度对于日系车企业来说,是最为客观的态度,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态度。
在采访大众中国总裁海兹曼的过程中,能感觉到,市场空前向好使得他频繁奔波于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幸福和劳累。海兹曼说,他随时要和大众集团总部保持沟通,随时要去见文德恩,随时对中国市场做出决策。
在当下中国市场最为得意的大众汽车,看来并没有睡大觉,海兹曼言下之意在于,中国市场千变万化,随时做出决策应变必不可少。如鱼得水的大众如斯,其他企业更应该如此。
神龙代表的法系车在中国市场不力有些年成,人们期待法系车焕发青春,雪铁龙与标致也不会再有借口及推托之词,未来全新动力的E动战略,代表了法系车摒弃陈见的积极态度,尽管这个来得有点太晚。
艰难
在采访诸多车企高层对明年市场的看法时,尽管最乐观的预计,在10%的增速,持“谨慎乐观”者为主流,偶尔也有“非常乐观”者但代表了未来总体走势,即使如此,他们并没有因中国市场相比过去低速增长而对前途失望。
相反,并不被一些企业高管认为的“微增长”,却是他们默默蓄力借此调整发力的一个好时机。日系企业下一步如何实现转机,自主品牌下一步如何面对市场结构及品牌升级?这是他们的机会,也是艰难的挑战,明年会有准确的答案。
当然,从一些企业高层采访中所体会到的低调与务实中,也能觉察到,他们在面对车市大变革时代所面临的艰难挑战,痛定思痛的那种情怀。这些挑战,不仅仅是市场不力,还有汽车政策走向、用车环境、消费政策层面的不明。在刚性需求仍远远没有充足释放的当下,这些“硬环境”是制约市场发展的最大因素,这对企业来说,远非消费力的下滑更艰难,更痛苦。
如果把2012年比作一个“大转折”之年,那么2013年,才是调整后企业真刀实枪杀机露真容的时代。
但是,指望中国车市在一两年内所有调整完全到位,是不现实超出客观的。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发达国家早年遭遇过的用车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还需很长时日,同时会出现偶然性。
企业们对于行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预判并即可作出市场调整,将是常态,比如一个个开始的城市限购,比如突如其来的日系遇挫,这本身加重了不可预知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众的海兹曼总裁会随时回德国面见上级,及时商讨中国市场策略的原因。
应对随时发生的变化,将是车企高管们案头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