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再次超过1800万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新车质量问题,消费者对汽车质量安全的投诉不断增长。据中消协《汽车安全消费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16805件,同比增长19.2%,投诉量再创新高。汽车投诉中,涉及质量安全问题的超过半数,占54.7%,涉及质量争议的投诉更是超过80%。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当务之急,尽早出台相关法规显得尤为迫切。
“汽车三包政策,在制定上一直存在很多争议,而一旦出台,短时间内也很难起到作用,因为在执行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利益,执行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
汽车“三包”立法到今年已经可谓八年抗战。2003年我国出台了汽车召回条例,彼时就有人呼吁出台汽车三包,2004年开始向社会发布汽车“三包”征求意见稿,社会舆论反响强烈。但当时,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反响不积极,并多有阻扰。到目前为止,汽车“三包”政策已经两次向社会进行公开征求立法意见,立法方面的相关细则也已经接近尾声,法规的出台指日可待。
一家美系汽车经销商的负责人表示,“三包”若真出台将给他们带来许多麻烦。尤其是其中的“退换”业务,因为这会涉及到4S店外车管所甚至牌照号如何解决等许多问题。该负责人分析称,最大的问题在于由谁以怎样的方式来检测和定义“修、退、换”的标准。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一家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有业内人士担忧话语权仍在汽车厂家一边,而并不能真正对消费者起到保护作用。
尽管这一法规的出台仍未最终确定,执行效果也存在疑问。但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法规以及各项执行细则肯定会逐步完善。有法律专家指出在法度强制层面上,家用汽车乃至商品房“三包”与否,不仅关乎相关上位法法条是否能够落地,也不仅关乎消费者权益保障,还关乎居民财产安全和财产性收入。如若这一法规确如传言所 示,这无疑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长远发展是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