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北京现代   宝马   凯迪拉克   科鲁兹   蒙迪欧   创酷   
欢迎登录
使用QQ直接登录
  • 还没有帐号? 免费注册
新用户注册
  • 已经注册账号? 立即登录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投诉
上汽通用五菱雪佛兰乐驰车严重撞毁安全气囊未打开造成车主受伤讨回公道
2012-06-05
  • 投诉编号:TS86853182
  • 经销商名称:山西长治友信汽贸有限公司
  • 投诉车型:五菱乐驰Spark
  • 投诉问题:
投诉内容
2011年9月15日车主开雪佛兰乐驰车在青兰高速发生车祸,车速在100迈与护栏发生严重碰撞后又弹回来与中间的隔离带正面撞上才弹到路中间,两次撞击的弹回有力地说明当时的撞击力度很大(有现场照片作为证据),如果乐驰车没有质量问题,安全气囊应该正常打开,对车主起到保护作用。在3月7日车主去长治友信汽贸讨要合理的说法时,他们给处理一份他们自圆其说的“分析报告”说是撞击的力度不够,角度不对,根本就不合理。从3月8号车主在各大汽车投诉网投诉以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治友信汽贸连一个电话都没打过,他们对消费者这种态度太让人失望了。在这之前车主经过多方询问,明白安全气囊打开时要有一定车速和角度,根据黄河电视台播出的互动短信和很多有经验的师傅给出的指点,车主明白自己的车安全气囊达到了弹出的条件。雪佛兰乐驰车安全气囊打开的条件是;车的正前方左右30度之内,车速在每小时30公里就能弹出,事故的现场照片清楚的可以看到,车撞毁的地方是正前方,车速是在100迈。
 试问厂商;
 1,你们的车在30迈的车速能撞成现在的样子吗? 
  2,从事故现场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不是与护栏擦撞而是猛烈的正面撞击。                   
 3,根据其他厂家的售后人员指出:水箱,冷却箱撞成铝片,稳定杆及元宝梁变形,三元催化弯曲紧贴发动机油底壳体,发动机长距离后移造成发电机挤压破裂使发动机留下很深的凹槽,转向杆变形等。这足以说明安全气囊打开的条件已全部达到。
 4,根据现场照片可以看到撞毁的地方在正前方左右大灯之间,是在30度之内。
 5,车主的门牙撞掉,面部受伤,脑部出血,副驾驶员的头部撞的伤口缝合十几针,颈椎反弓等这足以证明撞击的力度之大。
 6,这样一来,说明厂商是把有质量问题的车卖给了我们,是不是这车根本就没有安全气囊还不知道?这样厂商就应该承当相应的事故责任。本人的说明是根据交警出示的现场照片和撞毁的车实事求是的观点
 交警出示的现场照片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 当汽车时速超过30 km/h发生前碰撞事故时,装在汽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可检测到车速突然减速,由碰撞传感器将撞击信息传给电子控制单元电脑ECU,也称微处理器CPU,经微处理器判断撞击的严重程度,并在几ms内决定是否起动气囊。若需要则发出点火信号,使气体发生器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囊充气(气体的数量是经过严格设计计算的),当人体脸部一接触气囊,气囊的泄气孔就逐渐泄气,从而起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缓冲保护作用。 
 •  由于从传感器接收信号到气囊张开仅需50 ms,而驾驶员撞向转向盘的时间约为60 ms,故在发生碰撞时,能有效地保护驾驶员,避免了驾驶员直接撞转向盘的危险。
 •  安全气囊从触发,到充气膨胀,再到驾驶员头部陷入气囊,直至气囊被压扁的全过程,不超过 110ms.
   
 角度范围分析 : 
 乐驰车辆安全气囊张开的范围角度在车辆前方左右约30度以内的方向,车辆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属于正面碰撞的范围;
  安全带分析:
 根据安全带的正常伸缩想象,并可以自由受冲击时锁紧,安全带属于完好状态,但根据客户反应安全带平时都使用正常,已经形成一种安全行车定系安全带的习惯;并通过对厂家咨询深入了解到,安全带在不锁紧的情况下也会打开安全气囊;
 车辆受力分析:
 根据事故车辆碰撞受力分析,可以从图片清楚地看到,车辆前保险杠左正面部位严重撞击,稳定杆及元宝梁变形,三元催化弯曲紧贴发动机油底处壳体,并且造成发动机机体长距离向后推移造成发电机挤压破裂现象,车辆在受力的情况下属于严重撞击;
  
  
 车主在2011年9月15日驾驶雪佛兰乐驰车行使在青兰高速公路上发生高速交通事故,事故非常严重,造成车辆损坏严重,特别是夫妻双方双双进了医院,至今还未完全康复。车主本人当时头猛烈撞向方向盘上,致颅脑挫裂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腰椎压缩性骨折、上下颚撕裂并牙齿脱落;妻子头部顶到副驾驶的遮阳板上,造成脑震荡并颈椎严重错位、脊髓损伤无法正常活动。家属反应当时的安全气囊未打开才会引起这么大的事故连带,强烈要求厂家给出合理性说法。根据交警出示的现场车辆撞毁的照片和雪佛兰乐驰车安全气囊的张开范围和受力的分析来看:力度和角度都达到厂家规定的安全气囊打开的标准。车主严重的受伤是安全气囊未打开所造成的,厂商应该给与赔偿。希望你们能帮助找回公道。

       

 
                   

 

投诉回复

网站版权所有 315汽车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315q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
hui.png京公网安备11011802222225号 京ICP备17054747号-1  技术支持

 
0
扫描访问手机站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010-89941025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